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2年的冬天对于盛海琳来说似乎比往年的更为寒冷,冷冽的北风带来了一个令人悲痛的消息——我国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吴京州因抢救无效去世。
在北京的某处殡仪馆内,来来往往的都是参加吊唁的人群。在棺椁前,盛海琳看着躺在其中身着军装的丈夫不由得潸然泪下,只见丈夫身覆红旗,鬓角的白发足以见证其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妈妈,爸爸真的会一直呆在这里吗?”在盛海琳的身旁站着两位女童,其中一位呆呆的望着棺椁中父亲的遗体问道。
“爸爸一定舍不得离开我们的。”盛海琳红着眼眶,语气哽咽的说道:“就算他不在我们身边了,我们也要好好生活,爸爸会在天上看着我们的。”抚摸着女儿的秀发,盛海琳满是温柔的说道。
丈夫已然先一步离开了人世,但盛海琳还有两个十二岁的女儿要养。尽管已经72岁高龄,但盛海琳依旧积极乐观面对生活。
那么为什么盛海琳在60岁高龄的情况下仍要坚持生育?在此期间盛海琳遭遇了怎样的困难和曲折?在丈夫离世后,盛海琳又将如何独自一人将二女抚养长大?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盛海琳的故事,一起来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甜蜜的开始
1950年,安徽合肥一个环境优渥的家庭中诞下了一个女婴,父亲为其取名为海琳。盛海琳的童年是较为幸福的,由于家境还算富裕所以她从未为金钱发愁。
尽管如此,盛海琳并没有养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由于家教严格,盛海琳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学风管理。也正是因为如此,盛海琳在学习上很下功夫,经常受到老师、同学的夸赞。后来,凭借其优异的学习成绩盛海琳如愿以偿的成为了一名医生。
1977年,这是盛海琳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段时光,她遇到了与她相伴一生的真命天子吴京州。那年她27岁,可谓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而军人出身的吴京州也无时无刻不在散发魅力,吸引盛海琳的目光。
后来,在双方父母和亲朋好友的见证下,二人举办了颇为隆重的婚礼。婚后生活二人经营的风生水起,不但在事业上不断升职加薪一帆风顺,在生活上二人还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小宝宝。
1980年2月25日,此时是吴京州和盛海琳结婚的第三个年头。吴京州在产房外来回踱步,焦急的神情不言而喻。
“这都进去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不出来。”看着紧闭的手术室大门,吴京州一刻也安静不下来。“吱呀”一声,身穿白色大褂的大夫从中走出。
“大夫大夫,情况怎么样?”宛如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吴京州焦急的询问大夫。
大夫眉毛弯了一下,轻松的说道:“恭喜您,是个女孩。目前母女平安并无大碍。”闻言,吴京州心中悬着的巨石终于落下。
夫妻二人给女婴取名为莹莹,希望其可以像玉一样晶莹剔透,不受一点杂质和污秽的侵扰,而吴京州和盛海琳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吴京州在大学担任教授,盛海琳则是一所医院的医师。二人的工作和薪水已经超出了一般的工薪阶层,收入不但足以满足家庭的日常开销,还可以给莹莹提供一个优渥的学习环境。
而日渐长大成人的莹莹也在二人的教育下有着极好的品德修养,学业成绩也是拔尖。大学毕业后她进入图书馆工作,并在其中遇到了与其相守一生的人。
之后二人顺利步入婚姻的殿堂,盛海琳和丈夫为其举行了隆重的婚庆仪式。原以为生活就会在这样幸福平淡的日子里走过,可谁也不曾想到,一场意外的出现令之后的一切都偏离了原有的轨迹。
生离死别
2008年春节前后,正在喜迎新年的盛海琳一家接到一个电话,令原本洋溢着笑容的盛海琳骤然变了一个脸色。
“莹莹和我儿子遭遇煤气中毒,抢救无效遇难了。”电话那头的亲家带着哭腔说出了这个让盛海琳感到五雷轰顶的消息。
此后,盛海琳的家中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夫妻二人对坐也只有沉默。在得知莹莹去世的那一瞬间,盛海琳只感觉到原本围着女儿转的世界崩坏了。
她总是在吃饭的时候走神,觉得莹莹并未离她远去,而是还在家中的某个地方跟她玩捉迷藏。她时常盯着女儿的照片,一看便是半晌。想到自己再也看不见莹莹的笑容,盛海琳的心都要碎了,只想随着莹莹一走了之。在这种思绪的影响下,盛海琳数次欲寻短见,但都被其亲人拦了下来。
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去了几个月的时间,盛海琳对莹莹的思念之情始终无处释放。这一日,盛海琳脑海中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她希望可以再得到一个孩子,让自己的生活再度被爱填满。
一开始,她寻遍了周围的亲戚朋友,希望其可以过继一个孩童给自己,但无一例外的被拒绝了,连丈夫也认为其得了失心疯。
要知道,过继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早年间,家中孩子多但是又养不起才会选择过继给亲戚朋友,让其代为照顾。但着眼于现今的环境,一来家中孩子的数量大大降低,二来谁家也不缺那口吃的,因此盛海琳并未如愿以偿。
但盛海琳俨然不是如此轻言放弃的人,一计不行再生一计。她开始整日奔波于收养孩童的福利院,想要与丈夫共同领养一个孩子。
按理来说,盛海琳与丈夫的生活水平绝对远胜一般的小康家庭了,但领养孩子这条路还是失败了。原来盛海琳三十岁的时候有了莹莹,而莹莹离去时盛海琳已经五十九岁了,这样的年龄已经不符合领养的要求了,因此盛海琳只能另寻他法。
试管婴儿
盛海琳是一名医生,她对于前沿的医疗手段有一些了解。于是她做出了一个连她自己都觉得有些“疯狂”的决定——试管婴儿。
起初丈夫和身边的其他亲人一样十分反对盛海琳的做法,但渐渐的他看到了盛海琳为再次生育所做出的种种付出,于是他也做出了妥协。
此时的盛海琳已经60岁高龄,身体已经不似年轻时的活力与生机,如果按照正常情况来说,她几乎不可能再次怀孕。但试管婴儿是个特例,盛海琳通过相关治疗手段恢复了卵巢的排卵功能,然后利用优质卵子成功的完成了试管婴儿的培育。
不要认为这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对于年龄颇高的盛海琳来说再次怀孕生子的风险系数极高,一不小心就是人财两空的境地。
但对此盛海琳并未感到惧怕,一方面,她是一个医生懂得调理自身,在移植卵细胞之前就已经将自己的身体尽可能恢复到了最佳状态。
其次,她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生育的。她曾表示:“在莹莹去世后,我已经自己已经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了,我不怕死不怕疼,只想再为自己找到一个心灵的寄托。”
在丈夫表示对试管婴儿方案支持后,盛海琳动用了自己积攒下来的一切人脉,希望可以找到一家愿意为自己做试管婴儿的医院。但事与愿违的是,医院专家一听产妇年龄近60岁,便纷纷表示拒绝。
如此年龄,手术成功暂且不说,一旦因为其中某个环节发生事故,医院的招牌肯定保不住了,还要背上人命的官司。所以医院的主治医生纷纷退却,不敢去承担如此大的风险。
在经历重重困难,遭遇无数次拒绝之后,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盛海琳找到了合肥的解放军105医院。院方表示可以为盛海琳女士做试管婴儿,但盛海琳女士要签署一个医院的免责协议。
尽管如此,还是让盛海琳原本已经跌至谷底的心有了一丝光亮。她连声答应医院的要求,并迅速签订了协议。院方对此也十分慎重,抓紧时间展开了术前的准备工作。
盛海琳在经过三个月的术前调理后,终于达到了院方的要求,并在2009年10月份进行了胚胎移植手术。手术进行的十分顺利,没过多久盛海琳便怀孕了。
医生往盛海琳的体内移植了三株胚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三个胚胎的生长状况十分稳定,再发育下去就是健康的胎儿了。医生给盛海琳提议留下一个胚胎便可以了,但盛海琳表示“莹莹的童年便是孤孤单单的也没个伴,我想留两个,今后我和丈夫走后,孩子之间也能相互照应着。”
怀孕期间,由于盛海琳年龄较大,承受的苦楚远超一般孕妇。她不但经历着大出血、身体浮肿等伤害,还要忍受着周围人的指指点点、风言风语。
不过,这些困难都没有让盛海琳屈服。2010年5月25日,一对双胞胎女儿成功的来到了世间。父母为其取名为“吴尚智、吴尚慧”寓意“无上智慧”。两个小天使的降临给夫妻二人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盼头,他们也对未来满是憧憬。
原以为生活已经开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了,可没想到随着女儿年岁的增长,夫妻二人的养老金已经无法满足日常所需,再加上生孩子期间的巨大开支,两位老人的家底已经所剩无几了。于是,已经六十多岁高龄的盛海琳迫不得已在孩子未足百天的情况下便开始四处奔波,赚钱养家。
为了尽可能多的赚钱,盛海琳每年都要出差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可以说她的时间要么在工作上,要么在赶往工作的路上。她像一个不停转动的陀螺,一刻不停歇的为孩子、为身体糟糕的丈夫提供生活下去的资本。
一个人的战斗
就在一切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时,一件沉痛的事情再次撞开了盛海琳的心门——丈夫吴京州不治身亡。
盛海琳知道丈夫的身体一直不好,所以在赚钱方面一直是她来回奔波支撑起了这个家。但她仍没有想到,死讯来的如此突然。2022年12月5日,吴京州教授因中风去世,他陪同盛海琳和两个双胞胎女儿共同走过了十二年幸福快乐的时光,但却还是先一步离去了。
殡仪馆内,吴京州的尸体上裹着国旗,以纪念吴教授这一生为祖国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而已经72岁的盛海琳却站在棺椁前满眼热泪,她的女儿们仅有12岁,虽然丈夫先行离开了但她仍要努力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
盛海琳将丈夫与去世的大女儿一起合葬,并在留言处用女儿的口吻说道:“爸爸,一路走好,你放心我们会照顾好妈妈,你在天上陪着姐姐。”在处理完一些列事件后,盛海琳再度回到了大众的视野,她依旧像往常一样忙碌、全国各地做讲座,只为撑起一个家。
在失去丈夫的日子里,她独自面对过诈骗风波,经历过“后妈”的背叛,也曾日子窘迫过。可以说,她失去了遮风挡雨的伞,于是只能独自面对世俗的风。
2023年,尽管盛海琳已经74岁了,但她人老心不老,紧跟潮流的她在网络上开通了属于自己的视频账号。面对众多网友的赞美、调侃、辱骂,她也从一开始的紧张难过慢慢变得宠辱不惊。
她时常分享一些自己和两个女儿的趣事,也会利用自己的医学能力为网友科普一些相关内容。在她的努力下,很快便吸引了数十万的粉丝,而她也开始接触直播带货,稍稍缓解了一些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她也有更多的时间来陪陪女儿、陪陪家人了。
总述
盛海琳的生活无疑是劳累的,她为女儿拼搏到老,为家人生活而奔波。但同时我也相信她是幸福的,她将女儿化作自己的精神寄托,在困苦中仍能得到一丝慰藉。
她是生活中的勇士,尽管只剩一人也无惧明枪暗箭。这是独属于她一个人的战斗,也希望她能在生活这场斗争中凯旋。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